中国的离婚率已经连续15年上涨,其中2017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.4万对,比2016年增长5.2%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的离婚率已由2002年的0 .90%逐渐攀升至2017年的3.2%。有婚恋专家指出,从前的离婚率低、大多数是为了孩子忍着,而现代人的思想先进了,他们不再为了孩子委曲求全,而是把离婚当做一种解脱。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会选择凑合过下去,他们的理由说起来也简单,“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,健健康康地长大……”
但是,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,真的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吗?为了孩子不离婚对孩子有哪些伤害,我们看一下。

孩子会学着“得过且过”。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——父母每天压力重重,却不愿意改变这种生活模式,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。
他们会认为,幸福是一种稀罕的东西,不容易获得,追逐幸福带来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。因此,他们慢慢学会“得过且过”,这样起码不会有失望的风险。
孩子会害怕未来。
有的父母觉得自己非常称职,即便是夫妻吵架、争斗,也是背着孩子悄悄进行。
可孩子虽然年龄小,家里的异样却瞒不过他们的眼睛。
他们会变得很胆小,害怕未来,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,一根导火索就会让家庭分崩离析。
与此同时,他们也变得畏手畏脚,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,就会引爆父母之间的战争。
家长会溺爱、控制孩子。
一段婚姻如果以孩子为中心、围绕着孩子而存在,那父母很容易就没了自己的生活。
他们会觉得,自己为了孩子放弃本有的幸福,牺牲很大,潜意识里,他们会试图掌控孩子的生活,希望孩子什么事都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。
孩子没有安全感,感觉不到自己是被爱着的。
有些家长说,不离婚是为了孩子。不可否认,这个决定当中的确包含着对孩子的爱。
但遗憾的是,这种凑合过的家庭中,孩子根本感受不到丝毫的爱,也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。
家长之间的不合,孩子心里其实都明白。
这种隐忍不发的冲突,让孩子觉得自己仿佛坐在定时炸弹上一般,没有人能够保护ta,父母也不行。
孩子会承受心理压力和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。
研究表明,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,更容易患荷尔蒙失调、心率过快、睡眠失调以及抑郁症等疾病。
即便家长克制自己,不将孩子卷入争吵当中,也依旧无济于事——孩子能感受到家里紧张的氛围。
孩子没有正确的婚恋关系榜样。
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,来自家庭一代又一代人的示范和传承。
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告知,“无论如何都要维护家庭完整。”
那么,他们会觉得,自己的感情感受都不重要,甚至愿意为表面上的完整牺牲自己真实的幸福。
孩子会觉得内疚。
父母勉为其难地继续维持婚姻,孩子心里想的却是,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,所以爸爸妈妈才不开心?
家里沉闷的氛围,是不是都是因为我?
长期如此,孩子会成为一个低自尊的人,甚至还容易出现失眠、自残等症状。
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争端。
父母是孩子的榜样,如果父母之间长期争吵打闹,却从不想办法解决,孩子未来为人处世的方式,也会受到明显影响。
他们会觉得,保持沉默,或者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,都是可以接受的行为。
想办法解决问题?他们很难考虑到这个方面。
孩子会觉得失去对生活的控制。
家长觉得,维持表面上的婚姻完整是为了孩子好,但他们却从征求过孩子自己的意见。
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里的暗流涌动,对此却无可奈何。
他们会觉得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,这对孩子的自尊心,以及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存在不利影响。
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照顾。
照顾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在没有感情的家庭里,家长一边暗自较劲或彼此冷漠相对,一边抽出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,这就难上加难。
相对正常的家庭来说,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良好的生活和心理照顾。
“有一种婚姻,无法再破镜重圆,不如放手,各自安好”
女人坚强固然很好,可是再坚强的女人也不能让男人来恣意践踏自己的善良和贤惠。一段婚姻中,女人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:单方面的付出,维持不了婚姻的长久,只有彼此相互包容,相互付出,相互理解,才能让婚姻得以安稳,婚姻生活中,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夫妻之间早晚会走到尽头。
坚强的女人很美,但让自己活得精彩的坚强女人会更美,不管怎样,一定要先爱自己,要活得快乐阳光,因为你首先是女人,其次才是妈妈。只有你快乐阳光的心态才能感染到孩子,也才能让他们始终开朗乐观地生活着。
网友评论